高库存压顶lululemon欲瓜分耐克们生意

2024-07-31 21:04:21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高库存压顶lululemon欲瓜分耐克们生意6月1日,加拿大运动服装品牌lululemon(LULU.US)发布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。报告期内,lululemon营收同比增长24%至20亿美元。其中,北美业务净营收增长17%,国际业务净营收增长60%。

  利润方面,在第一季度lululemon的毛利增长了32%至12亿美元,毛利率增长了360个基点至57.5%;净利润则从2022年同期的1.9亿美元增长53%至2.9亿美元。

  这一业绩超出了分析师的平均预期,资本市场对此反应激烈。业绩发布次日(6月2日),该公司股价一度涨超13%达371.32美元/股,最终报收365.44美元/股。

  lululemon也上调了业绩指引。在2023年第二季度,公司预计净收入将在21.4亿美元至21.7亿美元之间,增长约15%。2023 年,公司预计净收入将在94.4亿美元至95.1亿美元之间,增长约17%。

  虽然在2022年,国际业务收入仅占据lululemon整体收入的16%,但该业务一直被市场看做是lululemon的重要增长机会,管理层在业绩交流会上,特别提及了在最新季度lululemon中国市场收入增速高达79%。

  公司首席执行官Calvin McDonald称这一表现“超出预期”。今年4月,Calvin McDonald还曾到访上海,“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品牌在这座城市的发展有多大。”

  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离不开lululemon激进的开店策略。2022年,lululemon全球新开店总数为81家,仅中国内地就新开了29家门店,超新开店总数的三分之一,并不断由一线城市向二、三线城市扩张。

  今年,lululemon亦明确表示,国际市场计划开设的30至35家新门店,大部分仍在中国。时代财经了解到,截至5月9日,该品牌在中国内地36个城市的门店数已达101家。

  去年以来,运动鞋服品牌的高库存问题备受关注,lululemon也不例外。2022财年,lululemon营收增长30%的同时,库存也增长了50%。

  公司首席财务官Meghan Frank表示,lululemon一季度末库存为15.8亿美元,同比增长24%,与销售增长一致。其预计第二季度末库存增长20%,2023年下半年库存增长也与营收增长保持一致。

  分析师仍然表示出对库存的担忧,因为过高的库存或影响产品折扣,从而影响品牌利润。今年3月,中国市场lululemon在活动中送Align瑜伽裤的营销行为就曾引起市场争议,有消费者认为这有损品牌高端定位与调性。

  当下“618”大促期间,亦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,lululemon折扣力度颇大。“五一节750元买的短裤,现在380(元)”“1280元买了五件”“这次618经典色也降到300+(元)”。

  关于中国等市场的定价策略,Calvin McDonald在业绩会上回应称,lululemon以高端定位进入,目的是全价销售,降价仅用作通过产品应对季节性变化促销的一种手段,并非利用促销折扣来刺激和创造需求。“尽管我预计市场会进一步打折,但情况不会比以前更糟。”

  值得一提的是,另两大国际运动服饰巨头Adidas和Nike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与lululemon大相径庭。2023财年第三财季,Nike大中华区营收仅微增1%至19.9亿美元;而2023年第一季度Adidas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跌12%至近8.84亿欧元。去年,lululemon在中国市场推出跑鞋等全新品类,试图抢占瑜伽运动以外的市场份额。

  在资本市场,去年7月,lululemon以374亿美元的市值超越Adidas跃升全球运动品牌第二位。截至目前,这一差距越来越大,lululemon市值涨至418亿美元6t体育平台网址,而Adidas为261亿美元。

  2024年7月29日,中国天津——运动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发起的 “夏日乐挑战” 首场区域赛于天津热力开赛。

  对于中产来说,Hoka、昂跑、萨洛蒙,才能更好彰显他们(看上去)爱户外的优越生活方式;对于年轻人而言,飞跃、李宁、安踏,便宜好穿,坏了不心疼;对于潮流尖子生而言——贵不贵还是其次,穿你知道的品牌,他们就输了。

  7 月 26 日,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迎来开幕倒计时 100 天之际,运动生活方式品牌 Lululemon 宣布将于今年 11 月 5 -11 月 10 日首次重磅亮相进博会,展位定于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6.2 馆消费品展区体育及户外用品专区。

  2023年,Lululemon积压的存货一度高达16.6亿美元,存货周转天数也超过了160天,相较销量井喷的2018年,前者增加了超10亿美元,后者慢了近70天。

 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是品牌势能和动能的权衡游戏。势能转动能后,势能就会被稀释。品牌扩张,放量增长销售,内核就会被稀释。但是总是围绕势能,动能无法被释放,就会品牌出现小而美,而无法快速破圈的难题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