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 /News
瑜伽老师悄悄话:为什么不建议学了解刨的你在课堂上全都讲出来
瑜伽老师悄悄话:为什么不建议学了解刨的你在课堂上全都讲出来解剖的课程,在这些年,真正是大火。从健身火到了瑜伽。有很多的瑜伽老师都在学习解剖,或者说已经学习完了解剖一个阶段的课程,仍在不断地深入。
我们的近代科学,对于的研究真的是越来越极致,越来越细致、深入。所以当你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微观领域,想要深挖的话,那仍然是无穷无尽的。
于是,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:在课堂上瑜伽老师越来越多的在使用着解剖学的术语。在歌堂之下,瑜伽老师们又在非常费力的,不断深挖地去学习解剖学的细节。
小梵在这里想跟大家讲的是,虽然学习很多的解剖,有很多的益处,但是不建议瑜伽老师在课堂上全都讲出来,或者说最大化的把它呈现出来。
第二是深浅不一。用是自己深入的感受去用,要带着融会贯通的思维,而教是学了什么就道出来,一股脑的照搬过去。反正也是科学验证过的名称和原理,错不到哪里去,听着也总归高大上很多。
但是这样的教,其实是一种浅显的教法,如果自己用,就需要自己去咀嚼、消化,然后再吸收,最后转化成为瑜伽老师自己的能量和智慧。
而在瑜伽课上教解剖往往都会变成了背。而背呢,知识点总归是不太难的,可是意义是什么就很难说了。
第三,对自己的意义也不同。如果你学习解剖,用在瑜伽课上,是为了用,是为了自己清晰、终身受益,那么学习解剖一定对你是好的。
但如果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背下来,在教课的时候再倾倒出去。那么,这些解剖学的大量术语、名词有可能就会生硬地贴附在你的瑜伽课程上,对你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意义6t体育app官网入口。你个人的成长也有可能像狗熊掰包米一样,将这些知识走一路丢一路。
我们瑜伽人学的时间久了,会逐渐的感觉世间的万物都是知识,而世间万物的知识都可以吸收用于瑜伽。
那为什么小梵在这里要特别的强调,尤其是解剖不需要在课堂上全讲出来呢?解剖不也是我们所获得的一种类型的知识吗?不是也很大程度上和瑜伽习练的自我身体有关吗?
用东方智慧而言,所有的解剖学其实都是在分析我们的粗重物质层面,而这一层面想要细致的说明精微物质层面就很困难了,更不要说到能量层。
因为如果我们太多的陷在技术细节里,就会把大方向忘记。初期我们需要在习练时关注自己的身体,需要不断地练习关注的能力。那这时候解剖学就是好的,是可以让我们更加具象的想象和内感于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的。但是要记住,后期的关注点还是要全部的放开,不可以固化、并且深陷于的机理层面,不可自拔。
甚至还有一些老师,在这一个层面被艰深的知识塞满了脑袋,有的时候学习起来太累,都觉得压得喘不过气。但因为觉得这是学好瑜伽的必由之路,所以还咬牙坚持。其实这已经背离了瑜伽之中轻松发现真理的本意。
瑜伽的哲学并不是一条格物致知的道路,而是要开启觉知,是一条鲜艳的道路,所以我们不可拘泥于任何一个方式的细节。
比如说一个叫卷尾骨,会让很多初学瑜伽的小伙伴感觉混乱。尾骨在哪里啊?怎么卷、往哪儿卷?怎么样是翘?怎么样是卷?
其实这个真正想要表达的是腹部的内收、盆底肌的收紧、腰椎也处在一个自然曲度上,而不是过分的向前塌腰。
懂的人知道卷尾骨的感觉,实际上对应着腰椎渐渐向后抵,带动我们的骨盆,自然地转动,回到它正确的位置上来。
但是因为解剖学不过于普及,让精准的想象用词很难被会员所吸收,并且做到,现在也有很多的瑜伽名师提出对这一表述方法的反思。
看到腰塌的时候,老师喊核心收紧;看到背坨的时候也喊核心收紧;看到肚子过于放松,仍然喊核心收紧;这一个横膈膜以下的主要躯体部分,有的时候还真成为了“出现频率之王”。
但实际上核心肌群,既包括背部的一些肌群,腹部的肌群,还有盆带的肌群,甚至是大腿的肌群以及盆底肌的肌群。
瑜伽课上,老师应该怎么教呢?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如果不说收紧核心,我们在做站山式的时候,身体直直的,也不容易收紧核心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非常简单地用瑜伽在平时的语言告诉大家,用大脚趾去紧压垫面。
大脚趾在哪里大家都懂,紧压垫面也完全做得到。这时候我们的整个身躯都会紧实起来,整个的核心也都绷得紧紧的。
其实瑜伽就是用最平时的语言做到最古老的练习法,因此,在不需要高大上的西方解剖学术语之下,课程也是可以满壁生辉的。
所以,亲爱的瑜伽老师们,我们学瑜伽、练瑜伽之后学的任何的新鲜术语,都可以把它作为生活和教学的调剂。把它们放进瑜伽课堂中来,确实是一种有益的尝试,但也没有必要排山倒海地淹没了瑜伽本身的智慧。
亲爱的朋友们,你们觉得小梵说的有没有道理呢?您练瑜伽、学解剖又是怎样结合的呢,也欢迎留下您不同的故事和想法,希望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言论。
印度纯正、古典的瑜伽殿堂。这里拥有多位印度瑜伽大师全程授课,采用印度官方金牌教学体系。精彩的导师培训、丰富的会馆课程让您的瑜伽历程与众不同。